2016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真题案例分析三答案
2017年05月11日 来源:职展网第五题【答】
1.工程方案优化调整意见:取消在B河取水工程修建计划。理由如下:
(1)规划环评已提出将支流B河划定为A河流域鱼类保护河流,修建取水工程不符合规划环评要求;
(2)支流B河河口上游0.3km尚存1处小型鱼类产卵场,B河本身流量小(B河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5m3/s,由此可知B河本身流量小),拟建小型取水工程将80%的水量引出,水量、水位会急剧下降,将破坏鱼类产卵场,且无法满足规划设定为A河流域鱼类保护河流的条件。
2.(1)现状调查的重点花围:拟建电站坝下至电站发电厂房泄流汇人A河段、支流B河流。
(2)现状调查的重点时段:3~4月份鱼类产卵季节和枯水期。
3.(1)坝下河段水文情势变化导致A河河口上游o_5公里处的鱼类产卵场生境发生改变以及对坝下河段永生生态的影响;
(2)坝下河段河道流量减少、流速变缓,对河道喜流水性鱼类造成不利影响;
(3)河道流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对鱼类及产卵场生境造成不利影响;
(4)拟建引水式电站水库坝下减脱水导致水位降低甚至河床裸露,影响景观生态。
4.(1)鱼类保护措施:拟建大坝设置专用生态泄水设施,保证下泄足够生态流量。
理由:满足喜流水性鱼类的流水生境和A河河口上游鱼类产卵场的水文情势条件。
(2)鱼类保护措施:取消拟在B河建设的取水工程,在B河实施增殖放流、支流保护。
理由:规划环评划定B河为A河流域鱼类保护河流,有利于实施增殖放流、支流保护,有利于保护B河河口上游的1处小型鱼类产卵场,且开发河段鱼类资源量严重萎缩,需要人工增殖放流。
第六题【答】
1.320X(1-50%)=160mg/m3,小于限值300mg/m3,排放达标。
2.可行。理由:(1)二期工程最大处理量为一期工程的一半即90t/d,渗滤液处理系统剩余处理能力至少为300-180-120t/d,剩余处理能力能满足二期工程所需;(2)二期工程与一期工程渗滤液本质一致,满足接管要求; (3)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处理工艺可依托。
3.(1)敞开式废水生化处理系统采取封闭措施、臭气隔离措施;(2)停炉检修期间,垃圾贮坑喷灭臭药剂,用风机抽除臭气,再经活性炭除臭装置吸附过滤后达标排放。
4.合理。理由:(1)飞灰进行水泥固化形成飞灰固化物,基本不含水分,满足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含水率小于30%的要求}(2)飞灰固化物二嗯英含量(lμgTEQ/kg)和浸出液成分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入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