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X线概述及成像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2021年12月29日 来源:来学网
一、概述
X线(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波长在10nm到0.1nm左右,有很大的穿透能力,能使照相胶片感光,使某些物质发荧光,并能使气体游离。对机体细胞有很强的破坏作用。X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诊断上使用的X线波长为0.08~0.31埃(埃A=10-8cm)。比如:X光胸部透视、照相,腹部平片,胆囊造影,胃肠造影及血管造影等检查。
二、原理
实验室中X射线由X射线管产生,X射线管是具有阴极和阳极的真空管,阴极用钨丝制成,通电后可发射热电子,阳极(就称靶极)用高熔点金属制成(一般用钨,用于晶体结构分析的X射线管还可用铁、铜、镍等材料)。用几万伏至几十万伏的高压加速电子,电子束轰击靶极,X射线从靶极发出。电子轰击靶极时会产生高温,故靶极必须用水冷却,有时还将靶极设计成转动式的。
三、分类
波长小于0.1埃的称超硬X射线。
在0.1~1埃范围内的称硬X射线。
1~10埃范围内的称软X射线。
(关注来学网及时掌握考试动态,不再错过考务信息)
教你能教,学你所想,练你所需
来学网海量题库在线学习,传递知识,成就你我!
领先一步,自来而学,来学网欢迎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