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十三)
2020年08月21日 来源:来学网【摘要】2020年人力资源考试已经迫在眉睫,为了助力大家备考,成功上岸,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人力资源模拟试题的内容,仅供各位考生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
A.MRP—VMP B.MRP—MP C.VMP—MP D.MP—MC
2.当()时。总产量取得最大值。
A.AP=0 B.MP=0 C.AP>MP D.AP
3.增加一单位劳动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定义为劳动的边际产量,也叫做()。
A.边际产品价值B.边际产品C.边际产品收益D.边际产品出售
4.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
A.劳动关系B.雇用关系C.经济关系D.劳动交换关系
5.()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A.劳动要素B.狭义C.劳动关系D.劳动机制
6.劳动力市场的主体由相互对立的()构成。
A.客体B.雇用C.两极D.边际
7.劳动力市场的(),是指劳动力市场所维护、反映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
A.本质属性B.本质特性C.本质特征D.本质要求
8.在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分析中,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
A.R·韦恩·蒙迪B.A·马歇尔C.雷蒙德D.希克斯
9.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
A.亚当·斯密B.希克斯C.A·马歇尔D.L·瓦尔拉
10.均衡价格论是由()提出的。
A.亚当·斯密B.L·瓦尔拉C.A·马歇尔D.希克斯
11.实际工资的计算公式是()。
A.货币工资/价格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C.货币工资×价格D.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12.总供给等于()之和。
A.消费+储蓄B.投资+储蓄C.投资+收入D.消费+收入
13.()的所有者提供要素服务分别得到各自的报酬,分别对应为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
A.劳动要素B.生产要素C.服务要素
14.计时工资中。工资标准乘以实际工作时间等于()。
A.时间有效工资B.支付工资c.货币工资
15.计件工资的计算方式是:货币工资=()。
A.计件工资额(计价单价)×合格产品数量
B.计件率x合格产品数量
c.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x合格产品数量
D.计件工资率×总生产当日数量
E.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月计件总合格数量
16.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
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
精彩不容错过,更多详细真题,请点击来学网查看:模拟真题+精彩直播视频,等你来!
17.失业率用公式来表示为()x100%。
A.失业人数/就业人数B.失业人数/人口总数C.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D.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18.从下列定义说法中,判断错误的是()。
A.最低工资,又称为最低工资率,是国家依法规定的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
B.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
C.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重功能,最基本的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D.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19.()是政府运用财政预算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金融政策D.收入政策
20.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
A.国民收入B.基尼系数C.人均GDPD.需求弹性
21.从世界各国来看。基尼系数()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
A.大于0.2B.小于0.2C.大于0.4D.小于0
22.基尼系数在0.4以上,则表示收入差距比较大;通常的基尼系数在()之间。
A.0~1B.0~2C.0~0.2D.0.2~0.4
23.实际工资是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A.实际工资=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B.实际工资=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C.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D.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E.实际工资一货币工资÷标准工作时间小时数
24.个人追求的目标是()。
A.收益最大化B.效用最大化C.可支配最大化D.可支配资源最大化
25.增长差距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具体表现为()。
A.季节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需求性失业D.需求不足性失业
26.单位需求弹性,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是()。
A.Ed=1 B.Ed>1 C.Ed<1 D.Ed=0
27.经济周期研究者们提出()。
A.两种劳动参与假说B.一级劳动力参与假说c.二级劳动力参与假说D.三级劳动力参与假说
28.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此种力量
定义为()。
A.劳动资源的稀缺性B.消费资源的稀缺性C.消费劳动资源的稀缺性D.资源的稀缺性
29.效用最大化行为的观点,通常作为()的基本假设。
A.市场经济B.经济行为C.经济决策D.经济分析
30.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A.调节资源的配置B.决定就业量与工资C.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D.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
31.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A.观察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C.对比研究方法D.规范研究方法
32.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
A.劳动工资率B.劳动市场的供求矛盾C.劳动资源的配置D.劳动力调配
33.从()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
A.生产要素B.服务要素C.使用成本要素D.收入
34.(),只揭示经济现实内在的构成因素及因素间的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
A.实证研究方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B.实证研究方法C.实证研究方法与哲学中的实证主义有渊源关系D.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
35.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
A.劳动力需求量B.劳动力需求增长量C.劳动力供给的T资弹性D.劳动力供给增长量
36.均衡价格论。是说明通过商品供给需求的运动决定()形成的理论。
A.商品的均衡B.均衡产量C.商品的构成D.商品价格
37.均衡价格论是新古典学派创始人()在其所著《经济学原理》中提出来的。
A.A·马歇尔B.亨利·明茨伯格C.斯迪克兰D.汤姆森
38.()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
A.总需求B.总需求价格C.总供给D.总供给价格
39.从以下所述中所谓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这里假设总需求只包括消费品的需求和投资品需求。其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A.总需求=总供给需求+总消费需求
B.总需求=服务需求+投资需求
C.总需求=消费品需求+投资品需求
D.总需求=对产品需求+投资品需求
40.()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
A.劳动生产率提高B.气候的变化C.市场经济的动态性D,总需求不足
41.关于平均失业持续期表述错误的是()。
A.无论时问长短都属于非常失业
B.它的长度是反映失业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C.平均失业持续期相对较短,反映了经济的动态性
D.平均失业持续期延长表明劳动力市场存在长期失业者
42.()是指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收入政策D.宏观经济政策
43.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权利义务三个制度结构会受到()保护。
A.宪法B.劳动法C.法律D.国务院条例
44.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具有的作用不包括()。
A.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
B.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C.有利于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D.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45.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中属于()。
A.收入政策B.货币政策C.财政政策D.货币紧缩政策
46.()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A.财政政策B.收入政策C.金融政策D.货币政策
答案:
1A2B3B4C5B6C7A8B9D10C11B12A13B14C15C16C17C18A19A20B21B22D23C24B25D26A27A28D29D30B31B32C33D34A35C36D37A38C39C40D41A42B43C44C45B4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