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精选练习题集(四)
2017年06月19日 来源:职展网1.【多选题】
下列属于大气污染面源调查内容的有( )。
A面源位置
B面源体积
C面源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
D面源初始排放高度
正确答案A,C,D, 笔记解析:大气污染面源调查内容有:面源位置坐标,以及面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m);面源初始排放高度(m);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m2)],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2.【多选题】
城市主干道项目大气NO2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时应考虑( )。
A主导风向
B道路布局
C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D道路两侧敏感点高度
正确答案A,B,C,D, 笔记解析:监测点位设置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对于评价范围大,区域敏感点多的评价项目,在布设各个监测点时,要注意监测点的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敏感区域、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同时布点还要遵循近密远疏的原则。具体监测点位可根据局部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监测期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监测点位置应重合。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监测点位,应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主导风向”在导则中对城市道路没有重点列出,但在一、二、三级评价的监测布点原则中都列出了“主导风向”相关内容,同样也适合城市道路。
3.【多选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项目使用AERMOD预测模式不需要输入的资料有( )。
A50km范围内最近的气象站近20年的地面气候统计资料
B50km范围内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20年的高空气候统计资料
C50km范围内最近的的气象站近3年内至少持续一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D50km范围内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至少持续一年的常规高空探测资料
正确答案B, 笔记解析:
AERMOD预测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其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主要有:对应的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求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气相资料调查要求见表3-3。
4.【多选题】
某复杂地形区建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边长36km的矩形,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的气象资料有( )。
A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期间的卫星云图资料
B评价范围内最近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C50km范围内距离项目最近地面气象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D50km范围内距离项目最近高空气象站近4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高考气象探测资料
正确答案B,C, 笔记解析:B项,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包括年平均风速和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照等;D项,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基本要求同一级评价项目。对应的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求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5.【多选题】
下列属于AERMOD预测模式需要输入的点源参数有( )。
A排气筒几何高度
B烟气出口速度
C排气筒出口处环境温度
D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
正确答案A,B,D, 笔记解析:AERMOD属于大气推荐模式中的进一步预测模式,适用的污染源包括点源、面源、体源。对于各级项目,点源调查内容均为,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以及排气筒底部的海拔高度(m);排气筒几何高度(m)及排气筒出口内径(m);烟气出口速度(m/s);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温度(K);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6.【多选题】
温度廓线可以确定( )。
A逆温层特征
B混合层高度
C不同高度气温
D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湍流扩散的能力
正确答案A,C,D, 笔记解析:温廓线即反映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湍流扩散的能力,通过对温廓线的分析,可以知道逆温层出现的时间、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
7.【多选题】
某区域长期地面气象资枓统计的以16个方位角表示的最大风向频率为8%,说明该区域( )。
A主导风向明显
B主导风向不明显
C没有主导风向
D主导风向频率为8%
正确答案B,C, 笔记解析:主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风向角范围一般在连续45度左右,对于以十六方位角表示的风向,主导风向范围一般是指连续两到三个风向角的范围。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30%,否则可称该区域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
8.【多选题】
风向玫瑰图给出了( )。
A风速值
B静风频率
C主导风向
D风向频率
正确答案B,C,D, 笔记解析:气象台站风向资料通常用16个风向来表达,即北风(N)、东北偏北风(NNE)、东北风(NE)、东北偏东风(ENE)、东风(E)、东南偏东风(ESE)、东南风(SE)、东南偏南风(SSE)、南风(S)、西南偏南风(SSW)、西南风(SW)、西南偏西风(WSW)、西风(W)、西北偏西风(WNW)、西北风(NW)、西北偏北风(NNW)。静风的风向用C表示。风频指某风向占总观测统计次数的百分比。风向玫瑰图是统计所收集的多年地面气象资料中16个风向出现的频率,给出了静风频率、主导风向和风向频率。
9.【多选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复杂风场是指( )。
A静风场
B山谷风环流
C海陆风环流
D城市热岛环流
正确答案B,C,D, 笔记解析: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在大气边界层中进行传输与扩散,受大气边界层的生消演变的影响。有些污染现象随着边界层的生消演变而产生。污染物扩散受下垫面的影响也比较大,非均匀下垫面会引起局地风速、风向发生改变,形成复杂风场,常见的复杂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等。静风场是不利气象条件,不属于复杂风场。
10.【多选题】
出现热力内边界层时,需要有( )等条件。
A向岸流
B水陆温度差异较大
C陆地与大面积水域交界
D离岸流
正确答案A,B,C, 笔记解析:当局地气流以海陆风为主时,处于局地环流之中的污染物,就可能形成循环累积污染,造成地面高浓度区。当陆地温度比水温高很多的时候,多发生在春末夏初的白天,气流从水面吹向陆地的时候,低层空气很快增温,形成热力内边界层(TIBL),下层气流为不稳定层结,上层为稳定层结(StableLayer),如果在岸边有高烟囱排放,则会发生岸边熏烟污染。